爱弥儿
作者 : 卢梭
- 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
- 不是改变我的意见而是敢于怀疑我的意见
- "提出可行的办法"
- 可行的方法就是你们采用的方法
- {生而为奴,人力资源or人口负担,个人与社会关系}
- {我也是不久前才发现,人们对自己嘴里说出的概念并不理解}
- {什么样的书是一本好书?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会读2-3遍的,他会在你不同的人生时期发出光芒!}
- {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形式,怎么办? 前怕狼,后怕虎?}
- {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地位影响行为}
- {卢梭眼中的苏菲不就是薛宝钗嘛}
第一卷:幼儿期
- 从造物主手里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但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部变成坏的了
- 必须把人象马场的马那样来进行训练;一定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依照他自己乐意接受的样子搞得歪歪扭扭
- 成见、权威、需求、先例以及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所有的社会制度都将把他的天性扼杀,却无法帮其添加任何东西
- 三种教育:
- 我们的才能与器官的本质上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
- 别人教我们怎样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
- 我们对给我们施加的事物获得有益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 有人说,自然不过就是习惯而已
- 只要人还处在相同的环境,由习惯产生的习性他就能保持,
- 教育实在仅仅是一种习惯罢了
- 那些想在社会秩序中将自然的感情保持在首位的人,是不明白他有哪些需要的
- 假如你想了解公众的教育是如何一回事,就请你看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著作
- 只有当命运与其父母的选择一致的时候,教育方才是有用的
- 谁最能接受生活中的幸福和艰难,我觉得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授而在于身教
- 为了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儿童是不应当光跟从一个先生的
- 问题不在于预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怎样去生存
- 因为害怕自由活动会使身体变成畸形,结果却是逼着它们长成畸形
- 从你们那里他们收到的第一件礼物是锁链,苦刑是他们受到的第一种待遇
- 家庭生活的和谐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佳良药。
- 若是对世间的快乐已经觉得厌倦,是肯定无法再体会到家庭的快乐的
- 按照自然,沿着它给你设计好的道路前进。它在持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用各式各样的考验来磨炼他们的性情,它教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烦恼以及痛苦
- 一个孩子能够忍受一个大人无法忍受的变化,由于最初的性情是柔而且易导的,不用花多大的力气就可以养成我们给它确定的类型。
- 要抗拒青年时期的伤害,就一定要在他未遭遇这些祸害以前将他武装起来
- 只有心灵的痛苦折磨才让人心灰意冷
- 我们更大的灾难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 要么是他命令我们,要么是我们命令他。因此,他首先得到的观念,就是权势与奴役的观念。
- 费了很多气力将孩子教坏之后,又哀叹他成了如此的人
- 用热心去弥补才能的欠缺,胜过用才能去弥补热心
- 在这堕落的年代,谁明白一个人的灵魂还可以达到多少高尚的程度呢?
- 作者总是在海阔天空地阐述一些用不着他去实施的方法,所以,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提出许多无法实施的美好的方案
- 一个孩子的教师应当是年轻的
- 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他的责任不是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行为的准绳,他的责任是启发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
- 在北方,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消耗的东西太多;在南方,在富饶的土地上他们消耗的东西又太少。所以产生了另外一种差异,北方人非常勤劳,南方人耽于沉思。在相同一个地方,我们发现社会上穷人与富人之间也存在类似这样的差别。穷人住的地方十分贫瘠,富人住的地方非常肥美
- 我们要挑选一个富有的人,这样做至少可以多培养一个人,至于穷人,他是自己能够成长为人的
- 我不情愿接受一个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毫无用处的学生
- 身体一定要有精力,才可以听从精神的支配
- 自我约束和勤奋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劳动促进食欲,节制能够教他有效控制
- 我不打算详细论述体力劳动以及身体锻炼对磨砺性格与增进健康有何功用,这是谁也不曾否认的
- 无论任何事情,邪恶的人是根本无法将它办好的
- 一个孩子,陆陆续续由几个人培养,是绝对培养不好的
- 我宁愿让孩子去呼吸乡村的新鲜空气,也不愿意他呼吸城里的污浊空气
- 城市是坑害人类的陷井。经过几代人以后,人种就要消亡或退化,应该使人类获得更新,而可以更新人类的,常常是乡村
- 在平常的教育方面,大家只关心孩子的身体,他只要活着,身体不虚弱下去,别的都无关紧要了
- 人天生就有学习的能力
- 我们当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头一点一滴做起,人才能够达到一般的理解程度,
- 经验先于教育,一部分是全部的人共有的,另外一部分是学者们特有的,那么,将后者同前者一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知识之所以受到重视只是由于其稀罕
- 对有生命和有感觉的生物来说,所有技能都是学习的结果
- 应当让儿童具有的惟一的习惯,就是不应该染上任何习惯
- 天天都看见可怕的事物的人,就不感到它们可怕了。
- 我曾经作过观察,孩子们是不怎么怕雷鸣的
- 他才可以学会用看、摸和听的办法,尤其是把见到的样子和触摸到的样子作一个对比
- 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才可以获得空间的概念
- 语言全部是艺术的结果
- 孩子的这种易于激动与愤怒的倾向,是需要非常小心地对待的
- 他们起先只是想依赖,随后才是想驾驭和支配别人
- 用别人的手去干活,只需动动嘴就能够移动万物,是多么舒服
- 在帮助他们的时候,应该只限于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
- 多给孩子们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求别人帮他们做事
- 一旦他知道你能够随他摆布,他就变成了你的主人,整个的教育都弄糟了
- 所有孩子断奶的时间全部太早。什么时候长牙,什么时候才可以断奶
- 我们事事都不晓得简朴,甚至给孩子随身用的玩具也搞得很奢侈
- 孩子们首先应当习惯于咀嚼,这是便利牙齿生长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 在教孩子说话这件事情上人们太操之过急了
- 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和农村乡下人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他们讲话的声音之大,常常超出了实际的需要
- 腔调是我们谈话的灵魂,有了它,谈话才动人和真实。
- 你们要孩子还不曾到年龄就学会说话,最大的坏处,不在于你们最初向他们所说的话与他们自己最初说的那些词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思,而是使他们所理解的意思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
- 为何乡下人的思路通常都比城里人更精明干练,我觉得,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辞汇不广。他们的概念不多,但是他们可以把它们拿来作很好的比较。
- 他生活着,但他对自己的生命却意识不到
第二卷:儿童期
- 孩子们是根据信号产生的感觉效果,来判断其意义的
- 事实上,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觉得痛苦的,并不是受伤本身,而是害怕的心情
- 在无所畏惧地忍受轻微痛苦的过程中,他就会逐渐学到怎样去忍受更大的痛苦
- 忍受痛苦,是他应当学习的头一件事情
- 我们教训别人和自炫博学已经成习惯
- 之所以你们要折磨那些可怜的孩子,目的是为了使他生活得更好
- 对这个受尽苦楚的生命在死亡的时候不致于抱有惋惜的心情,由于在这一生中他们遇到的全是苦难
- 你们谁不时刻留恋那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何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何要剥夺他们非常宝贵的财富?
- 为了不追逐幻想,我们就不能忘记如何才能使我们适合于自己的环境
- 正象我们的身体在变化似的,我们心灵的情感也在持续不断地变化
-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人的幸福要消极地看待,衡量的标准是:痛苦少的人就应该当成是幸福的人了。
- 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
- 我们弄得精疲力竭也到达不了我们的目标,我们越接近享受的时候,幸福越远远地离开我们
- 痛苦的原因不在于缺少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觉得需要
- 既然我们无法扩大一个现实世界,也一定要限制想像世界。因为它们之间的惟一差别,才产生了使我们觉得十分烦恼的种种痛苦
- 人生的幸福是随着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体的痛苦以及良心的责备之外,我们的所有痛苦都是想象而来
- 巨大的需要产生于巨大的财富
- 因为我们努力增加我们的幸福,才使我们的幸福变成了不幸
- 精神上的痛苦,大部分是由个人的偏见所造成的
- 让我们连续不断地做我们力不从心的事情,我们经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目标,这样的远虑正是各种各样的痛苦的真正根源。
- 只有自己实现自己意志的人,才不需要通过别人之手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 社会使人变得更柔弱了,其原因不光是因为它剥夺了一个人使用自己力量的权利,同时还尤其是因为它使人的力量不能够满足他自己的需要
- 成人有更多的愿望,小孩有更多的幻想
- 他应该依赖成年人,可是不可以听从成年人的摆布,他能够提出要求,但不可以发布命令
- 一个人只要自己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人才是快乐的人
- 物的隶属,这是属于自然的;人的隶属,这是属于社会的
- 人的隶属则十分混乱,所以罪恶丛生
- 将使人免于罪恶的自由和培养情操的道德互相结合
- 经验以及体力的柔弱,对他来说就是法规
- 我们应当提防他去做他力所不能及必须别人代替他做的事情
- 假如他不相信你是出于好心,他马上觉得你不友好,倘若他觉得你很软弱,他立刻就会变得顽固
- 千万不要教孩子学会一套虚假的客气话
- 我所关心的不是他使用的措辞,而是他赋予那些措辞的含意
- 为了巨大的快乐,就需要他体会一些微小的痛苦,这是他的天性
- 身体太舒适了,精神就会颓坏。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就无法理解人类爱的厚道与同情的温暖
- 把所有可以获得的东西都当成是自己的,这是人的一种本性
- 假如说傲慢的儿童最令人好笑的话,那么害羞的儿童则最令人可怜
- 教育孩子要用理性,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
- 假如孩子们是明白道理的话,他们就没有必要受教育了
- 使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玩弄字眼
- 我们将造就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与老态龙钟的儿童
- 当你努力想劝说你的学生相信他们有服从的必要时,在你所谓的说服当中你就已经夹杂了暴力与威胁,更糟糕的是也许还搀杂了阿谀与贿赂
- 对孩子们讲体力,对成年人讲道理,这才是自然的程序:对明智的人不需要讲法律
- 给的时候要兴高采烈的,而拒绝的时候就要表示不乐意的样子
- 由于人在天性上能够安心地忍受物质的缺乏,可是无法忍受别人的恶意
- 这个未曾试验的手段就是有节制的自由
- 对你的学生不要进行所有种类的口头教训,应当让他们从经验中去获得教训
- 常常都能自由,一时的自由享不享受可以不在乎
- 你想用数不清的桎梏束缚你的学生,结果反而使他们更加活泼。他们在你面前越受到拘束,他们在你看不到的时候就闹得越凶
- 人类天生的独一无二的欲念是自爱,也就是从广义上说的自私
- 在放纵孩子们的天性任其胡闹时,就要将所有值钱的东西拿走,所有易碎和珍贵的东西全都不要放在他们够得着的地方。他们房间中的家具要既简单又结实
- 不要由于你的一时疏忽反而去打他或训他们;让他不要听到一句责备他的话
- 从出生到十二岁是人生当中最危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纠正种种错误以及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可以发芽滋长,以后再采取办法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了深根,甚至永远也无法将它们拔掉了
-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该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与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内心沾染恶习,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误差
- 开头你什么也没有教育,结果反倒是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 大家不愿意将孩子培养成孩子,而要将他教育成一个博士
- 你一定要锻炼他的身体、他的四肢、他的感觉以及他的体力,可是要尽可能让他的大脑多多休息,能保养多久就保养多久,
- 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方式,一定要按它的形式去引导他
- 不要对它有什么约束,以便全面地认认真真地观察它
- 你急于达到目标,只会使你距离它更遥远
- 在答应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前,自己就一定要形成一个自然的人,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 你一定要牺牲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爱、以及你自己,由于,不管你如何做,别人都永远觉得你的金钱并不代表你本人
- 农民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因为他们毫不会掩饰
- 热情的老师,你应该保持纯朴,言行谨慎
- 一个小孩子所接受的这种简单的思想,是可能使他产生各种各样天真烂漫的想法的
- 我们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确保我们的生存以及我们的幸福
- 在所有的事情上,你们的教育都应当是行动多于说教
- 一个人既可以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也就会掩饰他该做却未做的事情。一种利益既然可使人许下诺言,那么更大的利益就可使人违背诺言
- 因为我们无法防患于未燃,到现在就只好对罪恶的行为进行惩罚
- 他们觉得依据一些苍白的格言和不科学的清规戒律就能够重新约束孩子的心灵,所以,他们宁愿让孩子背诵功课和撒他们的谎,也不愿意让孩子保留天真与诚实
- 重要的是养成心灵的习惯而不是手上的表面习惯
- 我们之所以模仿别人,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往往想使自己超越自己的地位
- 他们撒了那么多的谎,以至最后终于讲出了实话
- 愚笨的孩子长成庸俗的大人,我想,这条原则是最普遍和准确不过的了
- 这个睿智的人默默无闻地一天天成熟起来,突然,大家才发现他是一个哲学家
- 要尊重儿童,不要忙着对他作出好或坏的评判
- 他们一直是站着的,从来没有学过怎么坐着干的活儿
- 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
- 记忆与理解是两种在本质上不一样的本能,可是两者只有相互结合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 在他们所吹嘘的各种学科中,对学生确实有用的,他们反倒不教
- 是由语言形成知识的,而思想则带有概念的色彩
- 你使孩子所学到的,也就仅限于这种符号,却无法使他们懂得它们所代表的事物
- 倘若他们不曾获得真正的思想,他们就不会有真正的记忆,
- 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碰到的灾难
- 引导孩子们有学习的欲望
- 在他身上,习惯与服从取代了理性
- 为了要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以及不同的器官,由于它们就是我们的智慧的工具
- 人类实际上的理解力不仅无法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了良好的体格才能使人的思想敏锐和正确
- 在发育中的身体不同的部分,所穿的衣服应当宽大
- 无论什么季节,孩子头上戴的东西要少,最好不戴什么东西
- 运动造成的消耗睡眠能够补偿
- 一躺下就可以入睡的人,是不怕硬床的
- 在所有的感觉中,视觉是非常难与心灵的判断分开的一种感觉
- 对肉类的极度欢喜,并非人的天性
- 他根本不按老一套的公式办事,绝对不害怕任何权威或所谓的经验,他觉得如何合适,就如何做,如何说
- 问题问得太多了,谁都要觉得厌烦,特别是小孩子是更要觉得厌烦
第三卷:12-13岁
- 人的智慧是有限度的,一个人不仅无法明白全部的事物
- 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哪些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真正有作用
- 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数量是十分少的,可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
- 人类的理性的深渊,哪一个胆大的人的手敢轻率上前来撩开你的面纱?
- 一个人的无知并不存在什么坏处,而惟有谬误才是致命的。
-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因为他的无知,而是因为他自以为知
- 变化是我们的体力以及我们的思想发展的结果
- 因为我们还没有与知识的世界接触过,所以我们的思想就无法超过我们眼睛所可以看到的界限,我们的理解能力只能随它所涉猎的范围而发展
- 以世界为惟一的知识,以事实为惟一的教育
- 因为我们对同一个观念要熟悉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转到另一个观念去
- 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想充当他们的思想
- 对研究学问到底是选用分析的方法还是选用综合的方法,人们是存在争论的
- 智慧平静的年岁是如此的短促
- 值得注意的,不是他所说的话,而是促使他说话的动机。{不久前,刚明白}
- 我们坦然留在我们的无知的状态,要等待有机会的时候才能将它们搞个明白{不求甚解}
- 因为我们周围有一大堆机器,我们就不再拿我们自己各部位的功能当机器使用了
- 纯粹理论的知识是不大适合于孩子的
- 要象做简单的游戏那么用心,而且还要持之以恒
- 需要的法则往往是反复出现的,它从一开始就教导人做他不喜欢的事
- 自然人的幸福是与他的生活一样简单的;幸福就是免于痛苦
- 实际上你是在对他空谈,在替骗子、恶棍和不同的狂人打开大门
- 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与感觉
- {爱人也是自爱的一部分? 自己人}
- 他应该学习什么东西不关你的事,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以及研究什么东西
- 终日唠唠叨叨、废话连篇的施教,一定会培养出一些唠唠叨叨、废话连篇的人{???????}
- 由于他怕我发脾气。他感到最好还是假装听懂了我硬要给他讲的东西。华而不实的教育就是如此做法的
- 糟糕的并非他不懂,而是他自觉得已经懂了
- 经过训练的大脑,是最安全的铭刻人类知识的石碑
- 我对书是非常厌恶的,由于它只教我们谈论事实上是无法明白的东西
- 幸幅就是食物和自由
- 普通人对不同技术的评价,是与它们的真正用途成反比的
- 最有用的技术,也就是报酬最少的技术
- 人类社会中,人所使用的最大的工具就是人,最聪明的人,也正是最善于运用这个工具的人
- 当那些哲学家被美酒或身旁的女人搞成迷迷糊糊,象小孩子一样在那里大说其胡话的时候,这个孩子却独自一个人在那里用哲学的态度认真思考
- 可是你真正享受的到底是什么呢?
- 自然的第一个法则是保卫自己的生存
- 你想依赖现时的社会秩序,而不懂得这个秩序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
- 所有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可以将它毁掉
- 一个人假如可以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舍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称得上是幸福的!
- 他战胜了命运,敢于将命运不放在眼里,他全部都依靠他自己。当他除了自身之外就别无他物能够炫耀于人的时候,他才可以说他不是废物,他才能说他有一点用处。
- 一个人在那儿坐吃并非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相当于是在盗窃
- 问题不在于为了通晓一种手艺而学一种手艺,问题在于要克服当时对那种手艺所抱的偏见
- 为了要让命运与事物都听从你的支配,开头你就要从不依赖它们做起
- 你想要找到一些学生跟你学,也一定要先找到一批替你吹嘘的人。你应该知道,重要的是要善于吹牛而并非本领熟练
- 逆境既无法使你有所长进,反而使你的遭遇更加恶劣
- 那些奥妙的学问是用来培养心灵而不是用来培养身体的
- 没有实际的作用,也就没有诚实可言
- 因为一个孩子所表现的是他的愿望而不是他的天赋
- 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将这些工具当中的某一种工具用得更加纯熟,以便努力赶上善于运用那种工具的工人
- 他所缺乏的仅仅是经验,而经验是只能来自实践
- 凡是呆在房间里坐着做的职业,使身体柔弱和颓废
- 凡是娇弱胆怯的男子,大自然就要让他过那种宁静的生活
-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老老实实地做学徒呢?在工场里沙皇彼得做过木匠,在他自己的军队里中当过鼓手
- 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做工人,我们还要学习做人
- 他所做的东西,不可以按制造东西的人而一定要按那个东西的好坏来决定它的价值
- 他一定要象农民那样劳动,象哲学家那样有思想,才不至于象愚昧人那样碌碌无为地过日子。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相互协调
- 用情感来让他的理性臻于完善
- 大自然从来不曾欺骗过我们,欺骗我们的,一直是我们自己。
- 由于在判断上的自负比知识的增长快得多
-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道理,而在于教他如何去发现道理
- 判断的艺术与推理的艺术根本上是一回事情
- 因为他需要自己学习,所以他所使用的是他的理智而非别人的理智
- 我们所具有的偏见,大多数都不是出于我们,而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
- 要是稀里糊涂地在头脑中记一大堆不存在什么经过自己思考的东西,结果,所记的东西没有一样是自己的
- 虽然他不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第四卷:青年
- 时间过得多快啊!生命的第一个四分之一,在我们还不清楚如何利用它之前,就过去了;而最后的四分之一,又是在我们已经无法享受生命的时候就到来了
- 起初,我们不晓得如何生活,而当我们知道了如何生活的时候又太晚了
- 人生是非常短暂的,我们之所以如此说,不是因为它经历的岁月少,而是因为在这很少的岁月当中,我们差不多没有功夫去领略它
- 我们的欲念是我们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
- 全部的欲念的本源,惟一与人一起产生并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是自爱
- 一个小孩子是不由自主地对人亲热的,由于他认为所有接近他的人全都是来帮助他的
- 淳厚温和的性情是来自于自爱,而偏执妒忌的性情是产生于自私
- 我们喜欢什么,我们就想得到什么,但爱则应该是相互的
- 自然的教育进行得太晚,而且很慢,而人的教育则进行得过早
- 孩子们具一种奇特的聪敏,能够透过端庄的外表发现其中掩盖的所有不良风俗
- 一定在粗豪质朴的人们当中生活过,才可以明白快乐无知地生活能够使孩子们不管到多大的年龄都仍然是那样的天真
- 只有在懂得有罪恶的时候才明白要行为端正
- 实际上天真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是不害羞的
- 轻佻的言语为放荡的行为埋下了伏机
- 老于世故的、优雅文明的孩子,只要有了能力就会将他所受的过早的教育付诸实践的
- 他的血液还没有成熟就开始沸腾
- 经过细心培养的青年人易于感受的第一个情感,不是爱情而是友谊
- 一个在天真质朴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因为自然的作用是一定会养成敦厚以及重感情的性情的
- 一个在二十岁以前始终保持着天真的善良人家的孩子,在青春时期确实是人类当中最慷慨与最善良的人,他既最爱别人,也最值得别人的爱
- 人之所以合群,是因为他的身体柔弱
- 没有什么需要的人是无法对什么东西表示喜爱的:我想象不出对什么都不喜爱的人如何可以过幸福愉快的生活
- 我们之所以爱我们的同类,与其说是因为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快乐,不如说是由于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痛苦
- 每一个人生来都是光溜溜地一无所有的,每一个人都要遭遇人生的苦难、忧虑、疾病、匮乏以及形形色色的痛苦,最后,任何人都是注定要死亡的
- 在别人的痛苦中,我们所同情的仅仅是我们觉得我们也难免要遭遇的那些痛苦
- 我们对别人痛苦的同情程度,并不决定于痛苦的数量,而决定于我们为那个经历痛苦的人所设想的感觉
- 人民是表里如一的,因此不为人所喜欢,上流社会的人物必须要戴一付假面具,不这样的话,让他们是怎样的人就表现怎样的面目的话,那会使我们毛骨悚然的
- 有钱人的痛苦,不是来自于他的社会地位,而是来自于他的本身
- 一句话,要教育你的学生爱一切的人,甚至爱那些轻视人民的人,要使得他不愿置身于任何一个上流阶级,而一定要同全体人民在一起
- 小孩子只有两种十分显著的感情:高兴以及痛苦
- 在大城市里,在他们看来所有一切都是享乐
- 妄想将政治与道德分开来研究的人,结果是这两种东西一样也搞不明白
- 多数人总是为少数人做牺牲,公众的利益总是为个人的利益做出牺牲
- 希望他了解社会是如何使人堕落与败坏的,希望他可以认识到人们的偏见就是他们各种各样恶习的根源
- 人人既然都是如此的,”他也就不想有所改变。
- 历史的最大弊病之一是,它从人类坏的方面描写人的时候多,从好的方面描写人的时候少
- 历史如同哲学似的,也在不断地诋毁人类
- 无知和偏见将每一个事情化了一次装
- 事实!事实!让青年人自己去判断好了
- 在研究原理之前,一定要先弄清事实
- 让你们那些丑恶的一本正经的言辞将你的铁石心肠越练越硬
- 从童年时候起我们就埋头书本,已经养成了学而不思的习惯,我们对所读的东西印象非常不深刻,在历史与人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的欲念与偏见,在我们身上也已经产生了
- 这个可怜的人想统治全部的世界,但是却不明白要管好他的家
- 只要一个人开始将自己设想成是另外一个陌生人,渐渐的就会完全忘记他自己的
- 就虚荣心来说,如果说真有哪些东西能够医治它的话,那就是经验了
- 滑稽可笑的名称一点也不改变事物的性质
- 要用行动而不以说教去指导青年
- 贤明的人首先关心的是大家的利益,然后才是个人的利益
- 一个人并不是先天轻而易举地就开始动脑筋想问题的,可是他一经开始,他就再也不可能停止动他的脑筋了
- 发现狂妄的事情而不参与,是让人头脑保持清醒的最好的良方
- 一个没有经验的青年人第一次遇到强暴和不公正的待遇时心中是多么愤怒
- 知识的熏陶以及豁达的品行使他的天性越发善良
- 不管我受过何种教育和读过何种书,我一直是有规律地简单地生活
- 每个人都断定只有他的说法是对的,因为,那是自己的。
- 哲学家们不但不会解除我不必的怀疑,反而会增加纠缠在我心中的怀疑
- 知觉,就是感觉;比较,就是判断
- 仁慈的上帝,你的能力怎么不见了?我看到这个地球上充斥着罪恶
- 没有哪种物质{?}存在的本身是能动的,而我却是能动的
- 人的智力实际就是比较和判断能力
- 人啊,作恶的人就是你自己,别再追问是谁了
- 一切无限的存在,都超越了的想象力{数学上的无限可以想象}
- 如果至高的正义之神要报复的话,他就该在今生报复
- 在这世界上,哪个地方的人把遵守自己的信仰,把为人仁善和大方,视为罪恶,并且好人在那个地方被轻视,而奸滑无行的人反而受人尊敬。
-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形而上学,因为我和你的理解能力都无法把握它
- 物质上的需要,这种需要一定会使人类相互分离而不是聚集
- 我们一定要保持纯真,少玩玄虚;我们必须具有的感情,应为不超过我们内心最初经验的那些感情,因为,只要我们深入研究而未走入歧途,就一定会使我们重新恢复这些情感的。
- 我们没有渊博的知识也能做个人,我们不必花费我们一生的时间来研究伦理学
- 道德就是爱秩序,
- 你应当用理性来评判我所讲的这些话,因为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错了
- 你告诉我两千年前在世界上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神生于一个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小城又死去
- 真正的崇拜来自内心。只要是真心实意,则崇拜的形式怎样并不重要
- 一但讨论起来,心情就往往会激动,就难免搀杂浮夸和顽固的成分,就难以坦率交流
- 以免对沉思的爱好被一种无益的思欲所取代,不能促使我去负起我的职责
- 不要让穷困和失望的念头压倒你的生命,不要屈辱地让别人支配你的生命
- 失去信念,就失去了真正的美德
- 在表面上他们是一付怀疑的样子,其实他们比他们的对方更加武断
- 一旦你的才识使你能够对他人讲述你的见解时,你就应该始终本着你的良心去说,而不要算计人家是不是会称赞
- 当身体已经长得非常强壮有力时候,灵魂还是十分的脆弱
- 你们看见我要把一个正处于一生之中如花似玉的年华的既热情活泼又性情强毅的青年造就成一个陷于沉思的人,造就成一个哲学家和真正的神学家
- 在工作和玩的过程中还学会了运用思维
- 那些枯燥的功课、口罗唆的教训和无止无休的问答已经把他们弄得极其厌烦和疲惫,心情也变得十分忧郁
- 日耳曼人体质强壮和子女众多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青年时期是很节制欲望的
- 教育成年人的方法与教育儿童的方法完全不同
- 听众在天赋、思想、性格、年龄、性别、职业和见识上有着千差万别,我们怎么能认为同一种说教会适于每一个人呢?
- 每天都那样干,等于什么也没有干
- 爱情的缠绵总是萌生于舒适宁静的生活,激烈的运动可以窒息一切温柔的感情
- 在人的一生中,有一段时期永远也不能忘怀
- 说得生动并不重要,而演得生动才是关键
- 千万不要同年轻人讲什么干巴巴的理论。如果你希望他理解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形象去显示它
- 只要有毅力就能克服困难
- 快乐的外衣迷惑了你之后,你也想挣断你身上的锁链
- 我要熟悉它们的发展情况,以便善加控制。只有了解他的观点,我才能指导
- 我要使他在成为一个情人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好人
- 只有利用欲念我们才能控制欲念
- 人生中有一个年龄特别适合用来研究学问,在人生中也同样有一个年龄特别适合用来研究社会的习惯
- 如果对我的学生采取严峻和冷淡的态度我就会丧失他的信任
- 为每一个人和公民所需要的学问,这种学问就是:怎样和别的人类共同生活
- 虽然他的感情的变化比较慢,但最终也将随着思想方法的改变而改变
- 对于一个刚进入社会的青年,最大的危险不是色欲而是虚荣
- 我们的目的是在人群中为社会培养一个人
- 二十岁以前,身体处于成长过程中,需要耗费他的全部的精力;因此,自然法则要求人们在这个时期节制情欲
- 而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他可以讲很多的东西,但他认为还有更多的东西他讲不好,所以他就闭口不言
- 真正尊重妇女的人是有性格的人
- 尽管他愿意使别人感到高兴,但他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器重他
- 世俗的礼貌的最大的坏处在于它使人们忽略了它奉为至高目的的道德
- 他爱所有的人,因为他们与他同样是人类。但是他更爱那些同他最相似的人,因为他认为他们是善良的人
- 尽管美就是最共同的特点的综合,但毕竟只有少数美丽的人。
- 世人所谓的美,不仅不与自然相似,而且故意要作得同自然相反
- 审美观变得腐败,是由于审得过于细腻,专门欣赏大多数人看不到的地方
- 古人的辩辞、诗歌和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也象他们的史书一样,既内容丰富,并且还很严谨地做结论,相反,我们当代的著作家做起文章来,话是说得不少,但内容却没有什么
- 我们学别人的思想如果花费了太多时间,就没有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是,学到的知识固然不少,但培养的智力却很虚弱
- 让他到学院中去听听学者们夸夸其谈地胡说八道
- 演戏的目的不是为了表达真理,而是为了娱乐
- 凡事要别人代做,一定会做得很糟糕
- 如果经常出去走走,就不会觉得生活枯燥无味了
- 只要是金钱万能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他的家
- 房子虽然大,但没有多少人住,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放,对我又有什么用呢?
- 有钱人不该去赌博,这是那些没有事干的人消遣的玩意儿
- 从任何一方面来说,乱七八糟的装饰品都是令人难受的
- 爱情不能买卖,而且必然会被金钱所扼杀
- 如果不是双方互相占有的话,那无异于没有占有
-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使这种对女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而又不损害爱情,这个办法就是交给她你的全部家产,然后再由她来供养你
- 我们因为崇尚奢侈和外表才讲究礼节、时髦和规矩,使我们的生活总是那样死气沉沉缺少变化
-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快乐中有丝毫的苦涩,那你就不要独自一个人享受而排除他人
- 一个善于欣赏和真正懂得快乐的人,无需依赖金钱,只要他有自由,能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就行了
第五卷:伴侣
- 一个成年人独自一个人生活,是有害的{????}
- 在一切与性无关的东西上,女人和男人毫无差别
- 如果说女人生来就是为了取悦和从属于男人的话{反之...}
- 既然身体是先于精神而生,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培养身体着手
- 希腊人的衣服很宽松,一点儿也不束缚身体
- 算术比别的所有东西更加随时都有用处,更需要多一些时间来练习,而且还容易发生错误
- 在我们现在这种麻木不仁的社会状况下,一个忠实的妇女的一生,就是不断地与她自己斗争的一生{男人呢???}
- 不准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要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很平常的规矩
- 好看的服装总会是好看的
- 各种技艺都被人们搞得太偏重形式了,太一般化了,弄得到处都很呆板和做作,以至于这些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本来是非常生动活泼的游戏变得令人讨厌了
- 这个人根本就不懂得他所从事的那门艺术,不过是照本宣科罢了
- 只要有想学好的愿望,就算是取得了第一步成功
- 只要具有热心和才能,就能培养出一种审美的能力
- 在一切使人喜欢的艺术中,占第一位的是说话的艺术,只有通过它才能重新使被习惯钝化了的感官获得乐趣
- 男人说的话是他所知道的东西,而女人说的话是她使别人喜欢的东西
-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男人的礼貌表现在给人以帮助,而女人的礼貌则表现在体贴对方
- 如果女人可以象男人那样探究原理,而男人也能够有一颗象女人那样细致的头脑,则他们彼此将不再互相依赖,而是争执不休,从而使他们的结合也被破坏了
- 机智、透彻和细致地进行观察是女人的一门学问,是不是能善加运用这门学问,就表现了她们是否有才能
- 女修道院反倒是培养女孩子们卖弄风情的真正的学校
- 只有对恬静的家庭生活有所了解,只有从童年时期起领略到这种生活的甜蜜,才能真正地喜爱它
- 所有风俗良好的民族都是很尊重女人的
- 爱情是虚幻的,感情才是惟一的真实
- 尽管人们用“理智”这个词来装饰他们的偏见,那也不过是在表面上换了个名称罢了
- 在我们目前这种男性和女性模糊难辨的情况下,能够做一个象样的男人或一个象样的女人,那差不多就是一个奇迹了
- 她房间里用的水全部是普通的水,她所知道的惟一的香气是花香。将来,她的丈夫如果想闻到什么甜蜜的气味的话,那就只好去闻她的呼吸了
- 婚姻是否能带来最大的幸福,在很多方面要取决于男女双方是不是般配,不过,要想在所有方面都般配的话,那也是不现实的
- 你要选择一个诚恳的男人,他要具有能够使你感到喜欢的人品,他要具有同你的性格相适合的性格.只要他有工作的能力,只要他具备良好的品行并爱他的家
- 要选择一个终生的伴侣,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何况双方要互相选择,所以必须等待
- 在平凡的心灵中苏菲也只有一种美好的天性,而她比其他女人所强之处是受过良好教育
- 很不幸,社会生活一方面影响了人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促使人分了等级
- 千万不要娶比自己的等级高的女人,娶比自己等级低的女人才是比较合理的{?????}
-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我认为实际上只能划分出两类人:有思想的人和没有思想的人。而这种区别基本上是源于教育
- 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适中。美色也不例外
- 他们每时每刻都只想着一个目标,所以他们看到他们和目标之间隔着的那段距离总是很伤感
- 要徒步旅行,就必须象塞利斯、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那样去旅行!
- 做母亲的人和她的女儿的眼力相差无几,不过母亲的经验要比女儿的经验多
- 苏菲知道浓装艳抹是一种求爱的方式,但是她还不知道过分随便也是求爱的一种表现
- 当一个人的心里有了情欲以后,它就不再对平常的生活有兴趣了
- 为什么说话越干净的人,心地越是肮脏;举动越是严谨,摆出这种举动的人便越是不讲道德
- 产生于天性的嫉妒,在很大程度上是产生于性能力
- 在大多数风流男女的行为中,男人对情敌的憎恨,远远超过了他对情妇的爱
- 一场大病会中断我们记忆力的延续,同样一种强烈的欲念也会中断我们性情的延续
- 这个年轻人还不曾经历过自我斗争,还没有用意志去克制欲望的习惯,所以他很不服气
游历
- 死读书的结果必定是有害于科学研究
- 读书读得太多,往往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的人
- 籍多了,反而会阻碍我们去看世界这本书了
- 任何一个只看到过一个民族的人,便没有资格说他了解人类
- 为了要进行研究,就必需要具备锐利的眼光去仔细观察你想要了解的事物
- 每一个人都抱着某一目的去游历,他在游历中也就只知获取与他的目的相关的知识
- 一个周游过全世界的人,他在回来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今后一生就会永远是那个样子
- 法律将在这个年龄授权你自己处理你自己的事情,从而让你自己做你自身的主人。你很快就会发现在这个社会上你是孤独的
- 你受他人的高薪雇用,去杀戮那些从来没有对我们做过坏事的人
- 一位妻子和一片属于你的土地,就足以让一个明智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 钱财和名声是相辅相成的,仅有钱财而无名声,或者仅有名声而无钱财,都是行不通的
- 政治学尚未发展成熟,据估计,它也许永远不会发展成熟
-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儿童时期养成的偏见,即我们都被种种教条浸染过
- 人类是自愿联合在一起还是受制于一种暴力而联合在一起
- 国家越大,个人的自由就越少
- 个体的意志与全体的意志越相违背
- 行政官的个数越多,政府便越没有力量
- 全体的意志是最弱的,集团的意志屈居第二位,个体的意志最为活跃。
- 国家的版图越大,政府的实际权力也越大
- 人民的人数越多,相应地政府的压力也越大
- 斯巴达常常有两个国王,罗马帝国甚至有八个皇帝并存
- 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都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成为最好的政府,而情况一旦变了,又成为最坏的政府
- 一般来说,民主制政府适合于小国、贵族制政府适合于中等的国家,而君主制政府则适合于大国
- 游历对青年人更加有害处,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方法去游历
- 不能到首都去研究一个国家的人民
- 如果我们是想研究一个民族的天才和风气的话,就应该去边远的省份研究
- 只有在远离首都的地方才能看到一个民族的特色和没有掺杂一点儿外国色彩的地道的风俗
- 最后发现所有的民族都是很好的,它们越是接近自然,它们的性情就越是善良
- 个年轻人应该有所钟爱,否则他就便会趋于淫乱
- 因为他们都想独自独立,他们反而变成了奴隶
- 论证了我为什么不可能同时保留我的财富并保持我的自由
- 不管在何种形式的政府统治下,都没有自由可言
- 在城市中他要用一切心思来对付无赖和骗子
- 城市的各种弊病大多都是由于人口太多造成的
- 幸福的感觉冲昏了他的头脑,他还不够坚定,还受不了这种快乐的感情的迷醉
- 我经常想,假如在我们结婚之后爱情的甜蜜仍然不会失去,我们在人间也等于生活在天堂
- 男人不象女人那么始终如一,总比女人更易于失去对爱的甜蜜的兴趣
- 一个男人对于一个与他私通的女人的爱远比对他自己的妻子的爱更为深厚
- 不管是采取占据或强制的办法都不能够约束住一个人的心
- 你们俩人除非自愿,谁也不应当勉强谁
- 你们俩个人都是自由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夫妇权利的问题
- 享受了美妙的情欲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深厚的信任感
- 孩子们将会在赋予他们生命的两个人之间建筑一种比爱情本身更牢固的联系
- 你千万不要让他对你产生厌恶的感觉,不要让他有消灭欲望的念头
- 这本书名义上说的是教育,实际上说的是社会
成段摘录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如果你仅仅对城市进行研究的话,那就不可能了解那个国家的政府,因为在城市和农村中政府的做法是不同的。然而,组成一个国家的是农村,组成一个民族的主要是农村的人口
奴隶法:一个人是否可以根据法律把他的权利无条件地、无保留地和无限制地全部转让给别人
著作家们个个都各有偏心,他们总是声称,他们在阐述真理,其实他们哪管什么真理不真理,他们心中所考虑的只有他们的利益,只不过他们秘而不宣就是了
人们越不平等,自然的情感就越容易破坏;社会等级的差距越大,婚姻的联系便越松弛;贫富越悬殊,父亲和丈夫便越没有感情。无论是主人或者奴隶,他们都不会再爱他们的家庭了,他们所看重的只是他们的社会等级。
聪明多识的人是不喜欢吵吵嚷嚷、玩玩闹闹的事情的,只有那些没有思想的人对这种无聊的事情乐此不疲,才认为浑浑噩噩过日子是幸福的
向男孩子和女孩子讲解道德,那无异于在消灭他们所接受的一切良好教育的效果。那种不近人情的一通教训的结果必然是使他们对说教者和他们所讲的内容产生反感
压倒一切的应该是生命、健康、理性和舒适,不舒服的事物决不会显得优美。苗条绝对不是指瘦弱,要想讨得人家的欢心,就不应当是一副不健康的模样。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固然是可以引起人家的同情,但是,只有长得活泼,健康才能被人家爱
富人最感到恼火的就是他们的生活没什么意`思。尽管花了很多钱去寻欢作乐,尽管有很多的人在争相讨好他们,但他们仍然觉得百无聊赖,烦得要死。他们拼命逃避对生活的厌倦,郁郁寡欢,十分难过;尤其是既不会生活,又不会寻乐的女人
对所有的人都冷酷无情,对下层社会的人的疾苦袖手旁观。我不想使别人知道我曾经是穷人中的一员,所以我故意蔑称他们是下层阶级
你的心灵需要一个女友,我们应该去寻找一个适合于你的伴侣。也许很不容易找到,真正优秀的人总是很少的,但是,我们既不心急,也不怕难。无疑,总会有这么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我们最后总会找到她,至少也会找到一个与她差不多的人
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个人的利益在一切之上,促使每一个人将美德的外衣披在罪恶身上。让其他的人放弃自己的幸福以成全我的幸福,让我拥有一切
只有在他的感觉力刚刚超出他个人体力的时候,他才具有情感,然后有善恶的观念,所以使他确确实实成为一个大人{???????]
既然我们的全部错误都是从我们的判断产生出来的,显然,我们如果不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那么我们就根本不需要进行学习,我们就永远也不会犯错误
普通人所犯的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把机会的作用说成是才能的爆发,而且将人与猿猴都同样具有的摹仿才能当成是这样或那样的艺术倾向
在人类所有一切能够谋生的职业中,最可以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
劳动是社会的人无法避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不管他是贫还是富,是强还是弱,他只要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
大人物要降为小人物,富人要降为穷人,贵族要变为平民,你觉得你可以避免命运的打击吗?危机与革命的时代已经来临,谁说得出将来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不存在交换,所有社会都无法存在,没有统一的尺度,所有交换都无法进行,没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因此,整个社会的第一个法则就是:在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关系的建立}
孩子应当把精力全神贯注地用在他所做的事情上,而你却应当将全部精力用在他的身上,不断地留心观察他,可又不要叫他看到你在暗中注意他
在全部的技术中,第一个最值得尊敬的是农业,我将炼铁放在第二位,木工放在第三位,依此类推
有钱的人之所以要如此来评价这些东西,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用处,而是由于穷人买不起它们。“我全部的财宝,会让世人羡慕不已
尽管一个人单独干活可以得到一个人所需要的东西,可是一百个人联合起来干,就能够得到足够两百个人生活的东西。因此,当一部分人闲着而不劳动,就需要另外劳动的人协力合作才可以弥补那些好吃懒惰的人的消耗
我之所以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理智与判断力的发展是很缓慢的,但是偏见却大量地涌现,需要预先提防的正是各种的偏见
在通常的情况下,只有在你没有办法把一个东西拿给他看的时候,你才能用符号去替代那个东西,由于符号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忘记那个被代表的东西
为了使一个孩子养成事事留心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某一个明显的道理铭记在心,就一定要让他对那个道理花几天的思索,将它搞个明白
孩子发现各种景物,可是他不能看出联系那些景物的关系,他无法懂得它们优美的和谐。
他所知道的知识,不是因为你的告诉而是因为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探索那些学问。一旦你在他心中用权威取代了理智,他就无法再运用他的理智了,他将为人家的见解所左右
将身体与头脑的作用结合起来。他的身体越健壮,他就变得越加聪明和越有见识。这个方法能够使他将来得到一般人觉得无法同时具有的能力,得到绝大部分伟大的人物都具备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哲人的理解力和运动家的精力
同你们讲话的人既非学者,也非哲学家,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是真理的朋友,既没有任何成见,也不相信任何主义,他是一个隐士,他很少与其他人一起生活,所以沾染他们偏见的机会也就不多,也就有充裕的时间思考他与他们交往的时候使他有所感受的事物
自从人们承担了培养孩子的事情以来,除了拿竞争、嫉妒、怀疑、虚荣、贪婪和怯弱,拿各种各样在身体还没有长成之前就可以将人的心灵完全败坏的最危险与最易于刺激的欲念去教育以外,就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有些人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将孩子围起来,也免他受到什么伤害,以致他在长大后一有痛苦便无法应付,既无勇气,也无经验,只要刺痛一下就觉得就要死了
我们天生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天生是无助的,因此需要帮助;我们天生是无知的,因此需要判断的能力。在出生时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在成长时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全部都要通过教育赐与我们
我们能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只有人的教育;可是,我们的控制是巨大的幻觉。因为,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谁能够全部都顾得到呢?
我们挖空心思所能做到的,只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而已。不过,要真正达到这一点,还得有一些运气呢
由于要与自然或社会制度进行较量,因此一定要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当中进行选择,由于你无法同时教育成这两种人
合理的社会制度应该是这样的制度:它明白怎样才可以最好地让人改变他的天性,怎样才能够将他的绝对的存在剥夺,而以相对的存在给他,同时把“我”移植到共同体中去,以便让每个人不再将自己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当成是共同体的一部分。
由于这种教育想追求两个相反的目标,结果却两个目标都达不到。这种教育制度只能训练出一些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人来,这些人成天假装着每件事都为别人,却时时处处为自己考虑。然而,大家都是这种心理和表现,彼此也就谁也骗不了谁。只不过是枉费心机而已
要判断一个人,就一定要看他成人以后是如何的;一定要在明白了他的倾向、研究了他的发展、注意了他所走的道路以后,才能作出判断。简言之,一定要了解自然的人。
他的父母为他选择一个职业之前,大自然就已经教他如何面对人生了。生活,这才是我所要教给他的本领。从我的门下出去,我答应你,他将既非文官,也非武官,也非僧侣,他将首先是一个人
鉴于人生的变幻莫测,鉴于这个世纪让我们整个一代人为之茫然不知所措的动荡不安的精神,我们想像一下,还有哪些方法比把儿童当成永远不出房门、每时每刻都有人左右侍候的人来培养更荒谬的呢?
人们只想到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教他成人后学会如何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不同的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将财富与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岩石上也可以生存
我们的各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所有习惯都在支配、压迫、强制我们。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就被人捆在襁褓里,他一死就被钉在棺木中,只要他仍然保持着人的模样,他就要受到我们设立的制度的约束
教给他所有的知识,却总是不教他认识他自己,不教他自我控制,不教他怎样生活以及谋求自己的幸福。最后,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既是奴隶又是暴君的儿童,充满学问但却缺乏理性。身心脆弱的儿童投入社会,显露出来的愚昧、骄傲等种种恶习,我们开始哀叹的是人类的可怜和邪恶。我们完全错了,这个人是照我们奇异的想法培养起来的
一个教师!啊,是多么高尚的人!确实上,为了要培养好一个人,他自己就应该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象这样重要的职责,你竟放心交给一些为金钱而工作的人
一定要受了一层教育又受一层教育,一直受到谁也不清楚到了什么地方为止
人天生是可以英勇地忍受痛苦、安然地死去的。正是医生所开的药方、哲学家所讲的教条和僧侣所宣扬的劝诫,让人自己甘心堕落,使我们惧怕死亡
不幸的是,我们十分容易相信我们所不明白的话,这种情况比人们所想象的还要开始得早。课堂里的小学生认真听老师的冗词,就象他们在襁褓中听保姆的胡言乱语似的。我认为,教他们不去听那些废话,也就是对他们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