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

温铁军

可持续发展

1.三农问题: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2. 农村真问题是什么

3. 耕地为什么不能私有

4. 粮食,是问题,但不是粮食的问题

5. 金融与税费:我们付得起现代制度的交易费用吗?

6. 县域经济:发展要点是资源资本化和发育资本市场

7. 乡镇企业:负债经营,何去何从?

8. 城镇化打掉小城镇的大门槛

由三农问题到社会问题到经济问题继而。。。

温铁军

比较研究-实事求是

三农问题确实复杂

  1. 回头去看西方的生产过剩时期,有规范行为吗?有信用社会吗?在资本主义内生的生产过剩规律下要解决生产过剩矛盾是不可能的,靠什么解决呢?靠破坏性手段——战争
  2. 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在作祟——金融资本势必在生产过剩条件下异化于产业资本,觊觎土地的资本化增值收益,从产业经济中的资金要素变为“异化于实体产业的金融资本”是质变,派生性的运作方式也随之改为追求流动性获利
  3. 只要人类主流社会走向金融资本主导竞争,越占有金融资本收益的经济体就越会加强政治强权并且走向法西斯化——此乃当今世界主流运作之基本规律
  4. 当金融资本日益追求流动性获利并且跟高投机、高风险经济,比如房地产经济、股市经济、债务经济高度结合的时候,其结果一定是越在资本过度集中的地方,风险也就越集中。风险集中则意味着危机爆发,只不过是早爆发还是晚爆发的问题
  5. 当在像欧洲这样半岛型的狭窄大陆上全部工业化国家都发生生产过剩的时候,就无法解决,只能靠资本主义国 家之间的战争摧毁过剩生产能力
  6. 越是经济结构高度现代化的国家,贫富差别越严重。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都不解决贫富两极分化————奥巴马金正嗯难题“上去了下不来”
  7. 只要石油没了,石油农业就完了。本质是超前现代化,上去下不来
  8. 城市化实质上是个集中资本的过程, 但也是风险与资本同步集中。在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周期性爆发 危机,把代价转给乡村
  9. 知识青年回城。4000 万待业青年就演化成巨大的社会犯罪,所以就有“两个严打” ,其实不怪当年的那 些青年。因为不能正常就业,这些人就买两个塑料包南下深圳当“倒爷” ,就开始出现“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的局面
  10. 欧盟国家也是小农场为主,因此农业补贴占财政的 40%以上,同时也造成欧盟农业 50%甚至 60%以上是市民兼业农业
  11. 现代化模式就是对地球资源的极大消耗。按美国方式实现现代化需要5个地球,按英国的方式需要3.4个地球,按照阿根廷现在的现代化程度需要1.7个地球,按印度的现在的方式需要0.4个地球。
  12. 这是一般的人类不可能在公平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说法
  13. 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城市青年伤不起,到了农村相当多的人偷鸡摸狗,相当多的人时不时的逃回来。这种事情相当于现在北朝鲜时不时的有逃北者
  14. 我认为资本只不过是人类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制造反过来控制住极少数人群,使其反自然的一种异化物,作用在于促使多数人及其他们生存依赖的资源等客体成为被资本化产生利润的要素
  15. 当我们都把现代化作为意识形态时,无论是何种主义何党何派,世界上何人作为政治家全都讲现代化,这世界上可有如此高度一致的事?如果有那这事一定有问题,如果不善于做这种分析,我们岂不是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何谈自由?
  16. 希望年轻人迈开双脚走向民间,多做调查研究,千万别被现在的意识形态化讨论所蛊惑。
  17. 马克思也 早就讲过,什么叫资本主义,就是人类创造了一个异化物叫资本,这个资本再把人类反过来异化为供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劳动力要素,那就是资本主义了
  18. 为什么现在我说叫做有教育没文化,教育它是一个去文化的,因为去文化,去掉了多样化的知识体系,它把它都规范化为学科,那学科就收窄了,因此现在的 博士是窄士,越来越窄
  19. 城市文化是一个水泥森林魁伟的沙漠,人们老死不相往来的文化
  20. 真正意义的企业文化首先讲的是本企业对于社会尽了什么责任,而不是说通过本 企业内部的纪律培养,然后让所有的员工都听话。中国现在的企业文化恰恰是服务于产业资本阶段的,我们刚才说把人类异化为要素的所谓文化,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制,反文化的
  21. 中国学生付出的所有代价都是为了一张中产阶级入场券
  22. 当你有独立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的时候再讨论,现在还不行
  23. 这个社会阶层的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那你要什么?我们在这种社会阶层分化面前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只不能说,对不起,我给你讲的一切是知识,但它不符合知识教育,它是反制 的知识教育的对立,我跟你讲这套东西不要拿去考试,当做你在大学阶段丰富自己思想的一种参考

  1. 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超越意识形态的实际问题,如果政治家和学问家都被意识形态控制了,就连基本的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了。中国人应该多关注实际问题,不要陷入左右之争
  2. 小农村社制就是中国稳定之基
  3. 中国今天社会之诸多政治变化,实际上乃是新产生的占3亿多人口的中产阶级向大的垄断资本要权,是个要么分权、要么夺权的斗争过程
  4. 乡建之所以是一种历史性的改良,不外乎是让农民小资多一点谈判能力而已;并没有谁打算把农民整合起来开展西方特色的阶级斗争
  5. 在西方,中资利益诉求是多元化的,因此才有绿色主义内涵的政治多样化趋势在欧洲的泛滥
  6. 而为什么美国是新自由主义为主导呢?因为美国是大资政治
  7. 一旦中国可以另辟蹊径并且带动周边加入人民币的币缘政治,其他国家也会效仿,美国集权化控制全球金融体系的霸权就失效了
  8. 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保住小农作为小资群体的地位,或者说保护小农土地不被外部资本抢占
  9. 如果没有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其他一切好话,都只是好话而已
  10. 美国海权为支撑的市场资本主义体系与苏联陆权为支撑的国家资本主义体系的战略对垒
  11. 美国战略家构建的币缘政治总纲领是,“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12. 进入21世纪后,美国虚拟资本占全球虚拟资本的一半,政府的负债占全球政府债务的一半,军事开支也占全球军事开支的一半。同时期,全球外汇储备的币种约有2/3的数额以美元的形式存在。
  13. 不可避免地由“石油美元”向“石油-农业美元”转换,而使美元霸权的根基更坚实地构筑在美国国内广阔的水、耕地等农业资源的优势上。
  14. 美国认为,只要控制中东就可以阻遏欧盟向非洲扩张,防止历史上的欧非传统关系强化;驻兵东欧就掌控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遏制了欧亚大陆国家的陆上扩张。这就将这两个欧元区最重要的原料来源地基本上置于美国掌控之下
  15.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已经不可能在当前的美元体系下,群体性地实现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了
  16. 资本扩张内生性特点导致其会追求不受约束的权力和最大化利益,这实属海洋文明体系的天性
  17. 币权仍然以主权国家的军事力量为根本后盾
  18. 资源(定价权)成为当前币缘政治竞争的主要内容
  19. 中国避免“陷阱”的根本出路主要在于获取全球资源的定价权
  20. 货币权力以国家独立自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力为前提
  21. 我们不仅要调节和制约国内金融资本,还要尽快制定政策、法规,遏制国外金融与产业资本对国内产业链的垄断和已经发生的恶性渗透
  22. 以政策调控为基础公平对待各类中资企业,并优先进口海外中资企业产品,以强化中资企业收购国外企业的谈判筹码
  23. 积极构建国内联接中亚、中东、俄罗斯、欧洲等亚欧大陆区域的路桥和路网
  24. 扩大上合组织的成员国数量和强化合作范围,并将其发展成为自由贸易区
  25. 苏联的产业转移因与中国发生关系主权问题的争议而中辍,也为其后期解体埋下伏笔
  26. 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以此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7. 三农”要面对的不仅是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还要面对因强势利益集团主导政策供给而导致的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风险——承载制度变迁的代价
  28. 史无前例的大量支农投入,客观上使“三农”领域吸纳了国民经济中的部分过剩资本和产能
  29. 通过占有殖民地的丰富资源,西方国家从殖民地大量向本土回流资本收益,使之得以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30. 现在人们需要的是如何在个体和群体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一个人只有在健康的社群中才能强壮、自由,健康的社群是由自由、负责的个体组成的
  31. 社会的三大差别:收入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
  32. 西式现代化另一最严重的恶果就是环境恶化。非常悲哀的是主流经济学理论无视这一点
  33. 欧洲、北美和日本的工业化已经给全球能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国家不但剥削第三世界的能源以满足自己的奢欲,而且是在透支整个人类的未来
  34. 正是西式现代化所倡导的掠夺式发展,造就了今日全球的生态危机。可以断定:现代西式发展模式注定是要垮掉的,现代大都市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35. 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服务人类,服务经济秩序,因为它有利于全球福利。
  36. 健康资源的投入应该以最能有效处理全人类需要的方式来使用,而不是根据有钱人的意志来使用。
  37. 公正的问题和财富增长的问题应该得到同样程度的重视。可持续性是重中之重
  38. 要实现向厚道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首先必须限制资本,破除市场崇拜
  39. 西方用石油能源取代了人力和自然肥力,中国会不会也这么做呢?如果这么做,可能会多多少少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但是同时会让一个庞大的人群离开土地
  40. 假设中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够实现,而且真的能够让55%的人生活在城市中,这样大约有8亿人生活在城市,还会有7亿多人生活在农村
  41. 90年代:加快货币化是吸取前苏联教训
  42. 什么时候有银行呢?1998年推进金融改革,用了三年的时间,到2001年中国才真正有了商业化、市场化的银行,到2008年,所有国有银行完成上市股改
  43.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外汇赤字的陷阱中爬不出来,中国人要爬出来只好本币大贬值,一次性贬值57%,前所未有
  44. 200万亿的固定资产,100多万亿的金融资产,请问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比西方要合理得多
  45. 3000个县级单位,一个县如果有3个左右的中心镇,差不多就有1万个中心镇需要基本建设投资,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投资领域
  46. 城镇化不是城市化,中央早就讲了,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个蓝海,要学会深耕蓝海
  47. 中国2005年实行新农村建设,使超过95%的村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网络
  48. 2006年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大规模投资时候,几乎所有经济学家全都反对,历史证明他们错了,他们是按教科书说的
  49. 如果不搞城镇化,靠什么来消化已经严重过剩的制造业生产能力?
  50. 很少有人认识到中国农村改革恰恰不是渐进的,它一上来就把农村中的最重要的资产土地分了
  51. 现在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1%,危险已经开始。把乡土社会毁掉,将不会再有危机软着陆的基础条件。
  52. 现在生要把农民的地剥夺,把他们逼成无产阶级,用激进政策断掉回去的根,让进城打工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我们以为是历史进步,有谁想过,他原来是小资,把小资变无产,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
  53. 世界上几乎找不到能够从危机所造成的发展陷井中跳出来的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深深跌入发展陷井跳不出来
  54. 你们再去问问进城的打工者,有几个是愿意在生产线上长期当产业工人的,大部分仍然抱有小资之梦,进城是为了干什么?挣点钱开小店当老板
  55. 你让小资变小资,还是让小资变中资,变中资他高兴,变小资他认可,变无产他不干
  56. 大资最懂如何稳定并且增加利益,最懂如何左右政策体系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57. 谁想过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什么?是中央政府承担最终风险责任条件下的地方政府公司化恶性竞争
  58. 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备注:指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59. 我说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我们愿意好好去学人家是怎么发达的
  60. 城镇对于中小企业的进入门槛低,大城市对于中小企业进入门槛高。因此你比较成本,什么东西最能节约制度成本呢,当然是城镇化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最能节约成本,同时它能就近地从农村吸纳劳动力,又同时呢能形成比较低成本的社会保障,就是这个劳动力如果在城镇就业,他一旦失败了,或者在城镇创业失败了,蹬自行车半小时回家了,那就是他不至于有后顾之忧,他会极大的弱化掉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那些负面影响。
  61. 中国为什么出现长时期的“三农”问题,大家老说是制度不好,对不起,什么制度,不论是你信奉市场经济,还是信奉计划经济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做农村研究的人所看到的,就是用各种手段最终造成的结果都是“三农”的三要素长期净流出
  62. 造成了人们意识中觉得,只要你是农民你就穷,因此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希望改变地位变成城里人,这是中国这种发展方式形成的一种意识
  63. 发展就是资源转化成资本的过程,我们叫做资源资本化
  64. 产业过剩的这种条件下,一般都得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处理方法。那其实结果呢,就是用长期的过剩来掩盖当期的过剩
  65. 没有哪个专业设置,哪个院系设置是对应着“三农”的。同理,政策部门哪个是专门对应“三农”的没有
  66. 我倒是劝年轻人理解浮躁、平心静气,把社会上热炒的那些话题放下来,做一点深入的研究,更脚踏实地一点,好不好
  67. 假如产业资本在城市仍然有极高的获利空间,它干嘛要往中西部去,干嘛要往农村去,就是因为过剩了没有出路了,才由政府出面帮它找条出路,那还得是政府用国债主导着投资,才能带动过去

  1. 条块分割、尾大不掉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弊端
  2. 今天的土地问题根本不是私有化不私有化的问题,而是如何打破金融资本和地产资本结合的国际性难题。
  3. 中国5000年的农业文明社会,历朝历代都通过均田免赋、遏制地方豪强吞并土地来稳定国家
  4. 与农民和村社权益高度相关的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稳定的第一要务,是国家稳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5. 农民组织从来就是不可能自发形成的,指望着一般市场手段来形成农民组织也不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观点。
  6. 中国“大资”的获利领域主要靠国家政策,由此而最自觉地意识到必须维持国家稳定。其实“大资”中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有理念,何况很多都已经裸官、裸商了
  7. 在当前主要面对全球化中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挑战,而且必须使用国有大资本作为主要手段加入国家间的全球竞争,因此,也就必须有足够的手段使大资中的精英群体全面体现国家意志
  8. 中产阶级特点:社会阶级组织不成熟、相对比较容易偏激或激进、政治利益分散、摇摆性大等。
  9. 中国目前还是图钉型社会,这个大头钉的钉面是大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钉杆是所谓的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钉尖是超级富豪
  10. 政治和资本对社会生活进行殖民统治这个过程已相当明显
  11. 咱们这是8个农民养活2个城里人,城里人好比坐着四抬大轿,咱们养得起。所以只要大 包干农民少吃一口多出一斗,你把价格政策一调整,农民就多交点,城里人就养活了,通货膨胀就降下来了
  12. 现在这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复杂声音,乃是自然现象,因为中产阶级崛起
  13. 中产阶级不具有真正意义的理性,世界上都这样
  14. 现代政府的极高成本是一般生产方式都不能维持的。农业社会能维持现代政府吗?不能。一般的产业资本能维持吗?以现在的产业资本来看,也不能
  15. 软实力、巧实力其实无外乎就是把货币不断增发,或者债务不断增发所创造的过剩流动性如何转嫁给别人,转嫁出去了,那它就成了。因为现在是金融资本引领的全球化
  16. 农业领域存在很多很好的机会。北方林区每年林木的增值率至少在6%,南方林区的增值率至少8%,比一般制造业要强很多
  17. 生态防虫的成本只有农药防虫成本的13%
  18. 农村改革的问题在于,政府让农民家庭在承包土地的同时也得到了“制度变迁收益”,实际上把农村的公共开支,连同教育医疗和福利保障一并压在土地上了
  19. 大家都相信现代法治社会是一种进步,却很少注意了解法治社会的制度成本
  20. 我们能不能简单化地把这种传统的小农村社制度的经济基础直接和连城里人都没有完全适应的所谓现代法治社会或者现代上层建筑对接?
  21. 在“拿来”之前,得先做“解构”。这种自主思考能力,对年轻的一代尤为可贵
  22. 我们对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应该兼收并蓄——反思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指当我们要使用一个既有的概念时,先要弄清楚这个概念是怎么形成的,它对我们中国人的历史和现状到底意味着什么
  23. 美丽中国”还意味着中国不应该重复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上曾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再转移”的教训,而是从生态文明出发
  24. 中国人说的思乡情结,那是中小资产阶级身上出现的,那是城市病的一种,它只不过是城市生存压力过大,不愿意在城市残酷压力之下变成精神病,想找回自己一点自然属性,也就是要 找回人成之为人的那点本性,所以思乡了
  25. 资本导向的公共资源过度集 中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方便、不安全
  26. 华西村:20多名党委委员和一个物业公司就管理了域内的综合事务
  27. 我与吴老有几十年的交往。他是一个具有中国农民典型特点的人,外圆内方,实事求是,他最擅长的就是用农民的思考和表达,把旁人看来对立的意识形态和政策方针都理顺了,并以此为指导在实践中赢得成功
  28. 华西村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也是一次对集体主义优越性的充分挖掘和成功诠释

  1.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的时候,它一定出现这样的现象:过剩的金融资本进入某些领域炒作,结果带来剧烈的价格波动。而这个剧烈波动是传导的,最终会传导到人类的基本生存品——粮食生产上
  2. 1949年因为土地革命,农民的地位高,不能转嫁危机,于是硬着陆。1958年以后那次经济危机,向农村转移了2000万城市过剩劳动力,于是城市就相对软着陆了。然后1968年,又向农村转移2000万知青,又软着陆了。1980年,农村已经无法承担这种转嫁了,于是城市就出现了4000万待业青年
  3. 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第一个问题是稳定,实现稳定的第一个要义关键是改变投资结构,改变投资方向
  4. 由于现代工业部门借用技术相对容易,其生产率的增长要普遍快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
  5. 从农业自身的角度看,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先天的弱质性,而农产品则缘于需求弹性相对较小的特点,难以摆脱谷贱伤农的困境
  6. 工农两部门之间的差异直接表现为不同生产方式下劳动、土地和资本报酬率的不同
  7. 工业的报酬率远高于农业的报酬率。由此必然导致农业生产三要素的普遍流出{金融夜报酬率高于工业,然后累?}
  8. 即便是美国这样的规模化大农场国家,如果没有政府的巨额补贴,农业也难以为继
  9. 尽管国际市场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渠道,然而粮食并不是一般的商品,现实中往往被作为一种政治武器,跟一国或地区的主权相联系
  10. 生产力发展、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使城乡分离
  11.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人力的作用越来越小,工业的剥削即造成无产阶级的出现。那金融业吹泡沫的后果?难道这就是革命的必然性?}
  12. 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还找不出那种理论意义上的工农收入均衡的范例。相反,工农收入之间的差距拉大却成为无法回避的普遍事实
  13. 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绝大多数进城的农民并不能在正规部门就业,结果大量人员只有在非正规部门勉强维持生计
  14. 工业化自身的内在特点决定,环境污染也是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产生的负外部性,并且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亦无成功经验可循,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15. 由于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已客观形成的城市利益集团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尽管这种“以工补农”的制度安排对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却依然能够在改革开放之后维持近30年的时间
  16. 辛亥年前的清末,无论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还是后来被人戏剧化处理的慈禧,都想搞西制工业化
  17. 西方通胀危机在中国造成“输入型通缩”,迫使民国政府在1936年宣布取消银本位,改发纸币,民国随之在 1937年进入长达11年内外战争叠加、高额通胀的全面危机
  18. 民国先亡于无储备之西制财政金融崩溃,后亡于无军饷之西制军事失败。天可怜见的,西制也没能救民国
  19. 辛亥逾百年,中国至今仍是不得不承担西方转嫁过来的制度成本的后发国家。如果没有另辟蹊径的创新能力,则难逃玉石俱焚之宿命
  20. 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城市反哺农村
  21. 基层农村是很复杂的结构,光是依靠传统手段起不到什么作用,必须采取走村串户的方式才能发现问题,有所作为
  22. 在殖民者对美洲大陆进行开发的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北美大草原的肥沃土壤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美国农耕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3. 正是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农民极端节俭、克制欲望、任劳任怨的品性,以及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精耕细作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24. 这种能够将外部风险内化的小农经济的“家庭理性”之特点,在于农户内部劳动力组合投资机制的发挥,这一机制是建立在“精耕细作+种养兼业”所促发的土地生产率高企的基础之上的
  25. 农业政策中长期存在的偏差而带来的“双重负外部性”——生态环境损失和食品安全失控
  26. 现在的投资环境之所以劣化,主要在于大量的过剩金融资本难以投入到愈益过剩实物经济领域,投资者无论办商店还是工业,都有利润迅速摊薄、企业生命周期缩短的困境;而只要实物经济领域没有投资机会,就一定会导致金融资本异化于实物经济追求投机领域流动性获利。
  27. 自二战以后,世界上的所有的跟进型追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资本极度稀缺
  28. 中国工人阶级在新世纪短短五年之内成为世界工人阶级中的最庞大群体(发达国家制造业劳动力总量不足一亿),中国也随之从最大的小有产阶级国转变为突然拥有2亿新生工人阶级的国家
  29. 中资与具有垄断地位的大资利益差异显着,遂在政治主张上试图与官方垄断的大资分权
  30. 中资与大资谈判如同与虎谋皮,遂普遍有借助外力而认同西方普世价值之客观需求
  31. 新生成的工人阶级迅速成为自觉的独立阶级,而民间资本却比民国年间还不成熟,主要原因仍然是其路径依赖般地大部分和地方政府结合在一起,不可能演变为一个独立的阶级
  32. 不同于官方垄断大资的、新崛起的中资阶级要求精英民主,和已经运作了半个世纪的利于小资产阶级矛盾内部化处理的大众民主之间的矛盾形成政治倾向的对立
  33. 西方从1971年放弃金本位以后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其实质是政权信用危机
  34. 中国人过去虽然百年激进,但近30年可以说是“天佑中华”
  35. 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告别了以前的百年短缺,进入了经典理论意义的过剩时期
  36. 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是三大过剩--因产业过剩而必致金融过剩,因产业和金融过剩而必致商业过剩
  37. 世界上任何国家只要金融过剩,资金通常都会和房地产结合。金融资本跟地产资本之间的结合机会几乎是天衣无缝的,互相依赖。大量的过剩金融资本有意无意地推高地产价格,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并非本国独创
  38. 产业只要过剩,金融往产业投就意味着砸钱收不回来,金融就不投,不投又不断增发货币于是产生金融过剩,当然会接着出现商业过剩。
  39. 而是由于商业布局过剩,商店太多,因此实力弱的只好靠假冒伪劣,才能有点薄利。如果规规矩矩经商,老老少少纳税,一般情况下都意味着亏损。{震惊!!!}
  40. 试图在完全过剩条件下构建信用社会,形成稳定信用关系的努力,不是不值得肯定,而是环境不好。因此,这种主观愿望很好的努力往往带来较高的制度成本和因这种努力不奏效而带来的较高的治理成本
  41. 当资本进入过剩,这时候的政策体系也必然是不论何党何派,何种政治体制,何种意识形态,谁为政府领袖,都会相应地调整到或多或少的民生导向,或者说,亲贫困(pro-poor)政策基本上具备执行条件了
  42. 历史上,能够以成规模的劳动来替代包括资本在内的其他要素,而形成国家层次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只有两种时期:
  43. 二者性质不同,在于西方奴隶制时代人们投入劳动是被强迫的,而中国的革命时代劳动者的奉献基本上是自觉的
  44. 事实上,在这个体系影响之下,形成了以不计代价的劳动投入来完成国家建设的广大劳动者。他们确实不是奴隶,而是英雄
  45. 一百多年前早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进入工业化的第一步,那既不是民办,也不是一般的商品生产,恰恰就是军事工业;这对于后世统治集团,它还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路劲依赖的作用
  46. 当时淮系要军费去加强的其军队,但那是风雨飘摇的满族贵胄能够依赖的中央军吗?
  47. 地方割据成了大一统王朝之后必然重复性发生的历史现象,难道以前的历朝历代当中央王权衰落的时候不是帮会四起、割据盛行吗?
  48. 古话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9. 先有军,后有党,再有国,或者说先有军权,后有党权,再有政权:蒋介石
  50. 中国革命战争从民国时期起就叫做土地革命战争。孙中山发动了一次,被蒋介石搞歪了,共产党搞了两次,这三次都叫做土地革命战争。土地战争的核心动员机制就叫做耕者有其田
  51. 1950年初,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规定当东亚无战事三年之后,苏联全面从中国撤军,包括撤走以旅顺口为基地的苏联远东舰队
  52. 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是左与右,就直接和赫鲁晓夫说:如果这样的话你把中国拿去吧,我上井冈山
  53. 革命意识形态就再次成为抑制政府过份官僚化的武器。
  54. 我现在的研究证明中国在所谓计划经济年代大部分年份没有计划,只在1970年以后才搞过两个五年计划。
  55. 客观上虽然有“一五”,但“一五”基本上是苏联人搞的。教科书上也有“二五”,但“二五”没出台,因为没投资了
  56. 到1963年应该出台“三五”,停止是因为这时要备战了--1961年国民党开始反攻大陆,1962年发生中印边境战争,1963年开始发生印度支那紧张局势,期间美机美舰八百多次侵犯中国领空和领海
  57. 这个激进的一百年其实也可以理解,其间的政治家还有学者都激进,主要是因为被打急了。我们这一代也是过来人,都还理解他们
  58. 只有以集体化为载体,资本内化的政府才有向农村送知青的可能。我们所插的那个村是大队,而不是社员户。
  59. 现在的问题是,世界已经进入严重的政府债务危机时代,政府的债务发达国家占70%以上。其中被认为最具有民主政治和人权道德高度的美国政府,其债务占全球政府债务的一半,为了能使借债可以不还,美国的军事开支也占全球的一半;且不说全球虚拟资本交易总量也是美国占一半。
  60. 发达国家借债干什么?50%以上用以投入本国国民的社会福利需求。满足人们可以少干活,多休假,多拿工资等方面的需求。但这时却已经没有产业支撑了,除了美国
  61. 我们消耗自己的资源环境,制造出货物送到美国去,然后只能获得在美国的电脑里计算出来的所谓“贸易盈余”,但这些贸易盈余我们不能使用,还得资本回流,进入美国的国债市场,最终提高美国的虚拟资本交易规模。于是乎现在变成中美双方的一种双输博弈,即中国是生态环境破坏,劳工问题严重,美国是金融资本泡沫化
  62. 中国人想改变这种双输博弈,开始把贸易盈余投向非洲去搞基本建设,去买矿买地。也是最近几年,中国刚刚开始把外汇储备转向投资的时候,中国就变成了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哈哈,向来不停你的}
  63. 之所以社会成本太高,因为西方政治家在竞选的时候不得不承诺更高的福利,而要兑现就要增加政府债务
  64. 只要产业和金融作为国家经济两条腿的支撑能力不足的国家都避免不了列入多米诺骨牌的命运
  65. 中国政治家大都以为这套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是我们早晚要实现的,但历来没有人去算过制度成本
  66. 我们有2500年历史的大一统国家的经验。政治上别激进,不要以为2500年的历史可以被虚无
  67. 我现在做制度演变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研究,也不分政治派别,就把经济数据作排序。最简单的办法往往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68. 不惑之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耳顺之年,看人不是人,看鬼不是鬼
  69. 我过去就不信邪
  70. 人类社会在以资源资本化为实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增值收益如何分配,以及该过程中发生的“负反馈”如何分摊,是制度性差异的核心问题
  71. 国家政权与资本这两个人类社会的异化物,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在对人类行使暴力犯罪的进程之中直接结合的
  72. 尽管1763年的世界比1500年的世界富裕,而且这种经济增长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但是从最初起就是西北欧作为世界的企业主攫取了大部分利益。”代价是全球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成为少数欧洲强国资本神坛上的祭品——南北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种几近灭绝,数以千万计的非洲黑人成为美洲种植园的奴隶劳动力,世界原生态的多样性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渐被蚕食和改变,单一化的殖民地经济结构至今仍在向外“输血”
  7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劳资矛盾的尖锐对立中诞生的,
  74. 产业资本阶段“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取代原始积累阶段的“重商主义”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主流
  75. “三治”问题指的是上层建筑,即乡土中国不同于城市的村治、乡治、县治这三级治理结构问题
  76. 中国农村“三治”问题才是近代以来的百年难题。任何在乡土中国构建制度的努力,都必须考虑上下层文化,即制度与乡土文化之间,怎样才能最大相容或最小冲突。在高度分散、剩余过少的小农经济基础短期内难以根本上有效改变的制约条件下,到底是“低成本”地重新构建农村上层建筑,还是继续维持运行成本和交易费用已经过高的上层建筑?这是一个哈姆雷特问题
  77. 中国群体性事件从2005年的8万多起飙升到5年之后的翻番,乃强行剥夺农民权益推进城市化的规律性后果
  78. 依附理论研究的是中国为什么去依附,要我说去依附很简单,因为遭受两个互相敌对的西方势力封锁,资本趋零、甚至为负值。那就不可能再依附
  79.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大家都清楚:大危机条件下银行和企业不可能正常运行, 政府启动基本建设,动员失业劳工去排队登记,干一天活拿一天食品券。无外乎就是把过剩劳动力和过剩制造业生产力结合起来,投入国家基本建设
  80. 要搞工业化就得让一部分人做出牺牲,那到底怎么办呢?中央反复讨论,认为只能让农民做出牺牲
  81. 越是经济结构高度现代化的国家,贫富分化程度越严重
  82. 上去了下不来,一旦把城市化率搞到70%以上,还能让城里人下乡劳动吗?
  83. 我们这些知青,好不容易下了一回乡,就写了多少伤痕文学。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把自己曾经受的一点苦难,恨不得放大成全人类的灾难。城里人都这样
  84. 现代化是一个高成本的过程,只有大规模集中资本才能现代化,而资本积聚和风险集中又是同步等量的,多大程度上集中资本,就多大程度集中风险,这是个常识
  85. 真正 最大的不公平是掐了草尖,又不给点化肥,如果老这样会把草弄死的
  86. 其一,资本不论国有和私有,都不过是人类在资本主义阶段制造的反过来异化于人类自身的异化物。其二,政府也是人类制造的异化物。(无政府主义?)
  87. 艰苦人生,有悲也有喜
  88. 爱因斯坦的理论:人们不可能用造成这种问题的思路去解决这种问题
  89. 进入新世纪以后的第四个阶段之所以显著地不同于 一般后发国家,则是在遭遇三大差别加大导致内需严重不足、造成产业资本凸现过剩压力之后,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机,积极寻求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向国际市场的释放,同期伴生着国际产 业资本在金融泡沫压力下向中国的大幅扩张
  90. 经验表明,在改革之前遭遇的财政危机中,通过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方式向农村转嫁危机是相对有效的“软着陆”措施
  91. 若从开放促改革算起,中国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市场结构的调整
  92. 泡沫化金融逐涨杀跌获取风险收益的本质,对由于进入和退出成本而内在具有稳健要求的实体经济 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
  93. 发达国家研发部门留在本国、生产部门靠近市场的战略调整,与后发国家以市场换资本、换技术来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的交易 和双向选择过程
  94. 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中大量移出的资本密集型或者技术、资本双密集型产业,对资本规模、外部融资成本的大小和效率的要求较为严格,因而对东道国金融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较 大
  95. 中国不仅是产业结构相对完整、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的国家,也是东亚金融风暴后亚洲区最为稳定的金融市场。因此,不但美国的产业向中国进行转移,亚洲 其他国家的产业也向中国转移
  96. 进入新世纪以来,外资企业占据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的50%以上,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8成以上,从2001—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 国的平均比重为81.57%
  97. 北京大学陈平教授将其概括为:发展中国家用出口换汇再投资于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而发达国家的 投资银行则反过来用这些收入去收购发展中国家的战略产业,从而形成在全球的战略控制
  98.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管有没有外汇管制,长期净 出口都会造成国内货币供给大于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势必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99. 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 对冲。因此,“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
  100.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刻不容缓,但减顺差不是压出口,重 点是增加进口
  101. 中国在增加进口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进口产业资本与原有产业资 本之间的矛盾——这是在前两个矛盾之外、可能在新阶段发生的第三个矛盾
  102. 虽然1978年以后政府对农村的政策以休养生息为主,但全国“一刀切”地推行大包干则是政府在财政赤字压力之下实行的从农业中“退出”,是一场以“ 甩包袱”为实质的制度变迁
  103. 日本、韩国、台湾国家和地区的化工等是在贸易保护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104. 欧美的这些500强企业正高调进入中国,它们与中国企业竞合后,有可能以进口替代的方式将要素价格相对较高的日、韩、台湾 的同类产品挤出中国市场。{确实挤出了}
  105. 金融危机的实质是金融寡头专政
  106. 2006年,通用公司盈利,主要是因为其金融公司盈利29亿美元。2007年,陷入信贷危机泥潭的通用亏 损达到387亿美元。2009年,通用不得不破产重组





紧跟美国,利用美国以日本作为东北亚的最大军事基地来保护整个地缘战略防御圈,不仅节省了日本如果作为主权独立国家几乎所有必须支付的政治、军事开支,而且,还极大节约了日本的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不用按照西方的殖民化模式占有世界资源和产品市场,也就不必遭遇殖民地反抗运动,更没有美俄那种意识形态渗透和斗争、颠覆政权、出兵干涉,甚至局部热战等大国崛起势必发生的几乎所有重大外部性问题

陶行知:

日本宽松教育与社会危机

潘妮妮

宽松教育&&学历社会&&新自由主义&&"格差"教育

王建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沃伦斯坦 · 半月谈[中文版链接]

周期节律指的是不断偏离并回归到移动的平衡点,这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现实。然而,当各种现象按照其体系规则扩张和随后收缩的时候,它们在收缩后不会完全回到它们在上升周期变化之前的位置上。它们会回到多少高一些的点上。这是抵制上升阶段所获收益的损失的结果。

因此,它们的曲线在长时段是向上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长期趋势 。如果用纵坐标测量这个活动,或者说图的y轴,我们就会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靠近100%的渐近线但不可能越过。情况似乎是,当重要因素在纵坐标上达到之前80%的时候,它们开始出现 不规律摆动

当周期曲线达到这一点时,它们就停止采用所谓正常方法来解决体系运行中持续存在的压力,从而进入体系的 结构性危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