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孙武


始计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作战篇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篇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军形篇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合,以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虚实篇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者,备人者也;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军争篇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九变篇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篇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地形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九地篇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篇

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用间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孙膑兵法

内容缺失较多

擒庞涓

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

见威王

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

威王问

田忌曰:“行阵已定,动而令士必听,奈何?”孙子曰:“严而示之利;

田忌曰:“赏罚者,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

田忌曰:“权、势、谋、诈,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也。夫权者,所以聚众也。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诈者,所以困敌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

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

陈忌问垒

篡卒

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

月战

八阵

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

地葆

孙子曰: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

势备

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

兵情

孙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将也。发者,主也。矢,金在前,羽在后,故犀而善走

行篡

孙子曰:用兵移民之道,权衡也。权衡,所以篡贤取良也。阴阳,所以聚众合敌也

杀士

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

延气

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

官一

强兵

齐士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皆非强兵之急者也

孙子曰:“富国

十阵

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

十问

略甲

客主人分

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

善者

故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故善者制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伸,敌人众能使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

我饱食而侍其饥也,安处以侍其劳也,正静以侍其动也。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

五名五恭

兵有五名:一曰威强,二曰轩骄,三曰刚至,四曰助忌,五曰重柔

兵有五恭、五暴。何谓五恭?入境而恭,军失其常。再举而恭,军无所粮。三举而恭,军失其事。四举而恭,军无食。五举而恭,军不及事。入境而暴,谓之客。再举而暴,谓之华。三举而暴,主人惧。四举而暴,卒士见诈。五举而暴,兵必大耗。故五恭、五暴,必使相错也。

兵失

将义

者,兵之首也;故者,兵之腹也;故者,兵之手也;故者;兵之足也;故者,兵之尾也

将德

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芥;赏不逾日,罚不还面,不维其人

将败

多败者多失

将失

雄牝城

五度九夺

积疏

积] 胜疏,盈胜虚,径胜行,疾胜徐,众胜寡,佚胜劳

奇正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有名之徒,莫不可胜;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见胜如见日月;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奇正无穷,分也;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

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素书

黄石公

原始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正道,求人之志

本德宗道

夫志,心独行之术

遵义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安礼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

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李卫公问对

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凡兵以向前为正,后却为奇;故善用兵者,奇正,人而已。变而神之,所以推乎天也;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靖曰:“臣按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处之,其形井字,开方九焉;

靖曰:“张良所学,太公《六韬》、《三略》是也。韩信所学,穰苴、孙武是也;假之以朝会,因之以巡游,训之以甲兵,言无事兵不妄举,必于农隙,不忘武备也;番而示之汉,汉而示之番,彼不知番汉之别,则莫能测我攻守之计矣。善用兵者,先为不测,则敌‘乖其所之’也

靖曰:“万彻不如阿史那社尔及执失思力、契必何力,此皆番臣之知兵者也。臣尝与之言松漠、饶乐山川道路,番情逆顺,远至于西域部落十数种,历历可信。臣教之以阵法,无不点头服义。望陛下任之勿疑,若万彻,则勇而无谋,难以独任。”

太宗曰:“番人皆为卿役使!古人云,‘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势也。’卿得之矣。”

靖曰:先教之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以虚实之形可也;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由此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

以诱待来,以静待躁,以重待轻,以严待懈,以治待乱,以守待攻

太宗曰:旧将老卒,凋零殆尽,诸军新置,不经陈敌今教以何道为要? 靖曰:臣尝教士,分为三等。必先结伍法,伍法即成,授之军校,此一等也。军校之法,以一为十,以十为百,此一等也。授之裨将,裨将乃总诸校之队聚为陈图,此一等也。大将军家此三等之教,于是大阅,稽查制度,分别奇正,誓众行罚,陛下临高观之,无施不可。

太宗曰:昔汉高帝定天下,歌云“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盖兵法可以意授,不可以言传

兵,诡道也。故强名五行焉。文之以术数相生相克之义。其实兵形象水,因地制流,此其旨也;其正如山,其奇如雷,敌虽对面,莫测吾奇正所在。至此,夫何形之有焉

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太宗曰:诚哉,非仁义不能使间,此岂纤人所为乎

用众在乎心一,心一在乎禁祥去疑;然诡道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太宗曰: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殊不知守之法要在示敌以不足,攻之法要在示敌以有余也;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虽口诵孙、吴,而心不思妙,攻守两齐之说,其孰能知其然哉。;

太宗曰:诚哉。朕常临陈,先料敌之心与己之心孰审,然后被可得而知焉;察敌之气与己之气孰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是以知彼知己兵家大要。今之将臣,虽未知彼,苟能知己,则安有失利者哉

吴起四机,以气机为上,无他道也,能使人人自斗,则其锐莫当。兵者,诡道也。托之以阴阳术数,则使贪使愚,兹不可废也;盖存其机于未萌也。及其成功在人事而已。

一曰道,二曰天地,三曰将法。夫道之说至微至深

靖曰:观其文,迹其事,亦可差别矣。故习兵之学,必先繇下以及中,繇中以及上,则渐而深矣。不然,则会空言,徒记诵,无足取也。

太宗曰:道家忌三世为将者,不可妄传也,不可不传也。卿其慎之。

司马法

司马穰苴兵法

仁本

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王霸之所以治诸侯者六:以土地形诸侯,以政令平诸侯,以礼信亲诸侯,以礼力说诸侯,以谋人维诸侯,以兵革服诸侯。同患同利以台诸侯,比小事大以和诸侯

天子之义

旗:夏后氏玄,首人之孰也,殷白,天之义也;周黄,地之道也。章:夏后氏以日月,尚明也;殷以虎,尚威也;周以龙,尚文也。

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

定爵

凡陈,行惟疏,战惟密,兵惟杂,人教厚,静乃治

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荣、利、耻、死,是谓四守。容色积威,不过改意。凡此道也

凡战之道:既作其气,因发其政。假之以色,道之以辞。因惧而戒,因欲而事,蹈敌制地,以职命之,是谓战法

凡治乱之道,一曰仁,二曰信,三曰直,四曰一,五曰义,六曰变,七曰专。

若怠则动之,若疑则变之

严位

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心欲一

凡人,死爱,死怒,死威,死义,死利。凡战,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

凡胜,三军一人,胜。

凡战,非陈之难,使人可陈难,非使可陈难,使人可用难,非知之难,行之难

用众

凡战,众寡以观其变,进退以观其固,危而观其惧,静而观其怠,动而观其疑,袭而观其治。击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袭其规。因其不避,阻其图,夺其虑,乘其惧

吴子

吴起

图国

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也;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也

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吴起于庙,立为大将,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吴子曰:“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

吴子曰:“凡治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义必以礼服,强必以谦服,刚必以辞服,暴必以诈服,逆必以权服。”

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寡良才,以备不虞

立见且可,岂直闻乎!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

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得其友者霸。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此楚庄王之所忧`

料敌

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陈两心,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性悫,其民慎,好勇义,寡诈谋,故守而不走;三者,中国也,其性和,其政平,其民疲于战,习于兵,轻其将,薄其禄,士无死志,故治而不用

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

治兵

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故用兵之法:教戎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常令有余,备敌覆我。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论将

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戎,五曰约。理者,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戎者,虽克如始战;约者,法令省而不烦

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然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众,怖敌决疑;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有其国

吴子曰:“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

应变

励士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扬子法言扬雄